渐渐地,连陛下,也会忽视他还有第七个儿子。
不过,这都已经不重要了。
元聿从梦醒来,不知到了什么时辰了。
他掌紧攥着的一侧被角,已被抓住了道道褶痕。
他看了一眼自己所睡的地方,仍是那间含元殿,博山炉腾着幽微的烟气,安神的芳香如有实质。只是没了那缕熟悉的发香和体香。
他捂住了搏动得仓促而有力的胸口,忍着还残存不去的滞痛感,从榻上缓缓地坐起。
“陛下。您终于醒了……”
郑保来与诸宫人送水,瞥见陛下坐起,不禁大喜过望,倒了一盏热茶,忙送了过来。
元聿揉了揉额角,问道:“什么时辰了?”
郑保道:“陛下昏睡一天了,这已是申时了。”
居然睡了这么久。
元聿忽然想起来,自己昨日在何处,做了什么事,他立刻抬起头,皱眉道:“朕让你准备的马匹呢?”
见郑保一愣,似哽住了,元聿提高了嗓音:“马匹行李何在?”
“这……”郑保忙道,“陛下这身子还没完全复原,不若就……”
元聿突然不耐,屈膝一脚朝他过去,将郑保的膝盖骨正踹,郑保扑通一声就跪倒了下来。
元聿冷然道:“你是听不懂朕的话?”
“奴婢知罪!奴婢知罪!”郑保惶恐不安,“奴婢实是恐惧,陛下龙体不调,要还长途跋涉,这恐怕……”
含元殿寝宫一片静默。
只剩下滴漏之声,声声不绝,缭绕耳边。
元聿忽然扬唇,自失地道:“朕知道。但你不知,只有皇后在侧,朕才会安心,这病才可以好。”
默了默,他再度抬起眸,朝郑保低声道:“朕只要弯弯。”
郑保立刻会意,忙磕了几个响头。
“你去吧。”
郑保颔首,“诺。”
元聿对着空空冷冷的金屋,于一室的静谧之,再度感到那股熟悉的源起心脏的绞痛。
他的手掌还按在那片搏动的胸膛之上,垂目,咬牙隐忍。
是他错了,真的错了。
从头到尾,都是他离不得她。唯有她在的时候,他才极是心安,唯有她的身旁,他方可以酣眠。
她终于给了他机会,让他看清了这一点。
是他错了,他再也不会,瞒着她。
郑保立刻着人准备了几匹马,另置备了一驾马车,专为迎回皇后所用。
但陛下嫌弃带着马车便跑不,自己带着虎贲郎将等人先行一步,马车同时出发,但也远远地落在了后边。
连夜疾驰,赶往翠微山。
……
太清观后厨拥有不逊于宫内御厨的好手艺,加上此处依山傍水,就地取材,食材新鲜,又稍带有野味,比起宫里精心培育的果蔬,自是别有风味。
来这几日,岳弯弯等人吃得香,睡得也好。
大约是翠微山灵气养人,青鸾的病也日渐好转,小脸恢复了红润,人也活泼了许多,就好趴在娘亲怀里乱扭。
但东西厢相对,想要真正不见,却还是难事,没过两日,崔太妃那边便来拜会了。
崔太妃风韵不减,一举一动都是闺阁雍容做派,确实是许多人学一辈子都学不会的。
以前岳弯弯对贵女还会向往,现在早已是完全不会了。
“太妃但请放心,陛下绝无逐太妃出宫的意思,原本也是好意,见太妃终日囿于宫,无法与亲人会面、团聚,他心不忍,这才护送太妃先回清河。如今太妃既已回来了,过几日,本宫回京都的时候,想请与太妃一道,太妃也就赏个脸。”
崔太妃起身拜谢,温柔地笑了笑。
随后人便走了。
举止并无丝毫异常,不过岳弯弯总感到有几分怪。
没有想到夜里便真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原本崔太妃所宿的西厢,正挨着藏书阁的那片角楼,也不知是哪个小道士,守夜当值之时打了瞌睡,那地板湿滑,门槛方涂抹过油蜡,一盏灯笼滚落在地,竟朝着门楹滚了过去,须臾火起。
不出片刻,便是烈焰燎燎。
熊熊的火光直冲人眼球!
一时之间观内上至观主,下至小道童,无不骇然变色。藏书阁里的经书,都是老祖宗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,观主视若瑰宝,万万不容许有时,因此大部的人先集朝着藏书阁去救火。
可这火势蔓延而下,犹如烈焰游龙般,直烧着了西厢房,崔太妃下榻的那间耳房,顷刻便被火舌所吞没。
木柴燃烧的声音哔哔啵啵,犹如死亡之音,烈焰见风就长,很,距离西厢也还远着的东厢,睡梦之的妆成也大惊,立时呼朋引伴,让人护送娘娘和公主先退。
乳娘抱着青鸾,于一片嘈乱的声音之,慌慌张张地被清毓拽出了东厢,退出了火势圈。
最后出来的妆成,当先看到,在出京人马之所站着的,并没有皇后!
妆成失声尖叫:“娘娘呢?有谁看到了皇后娘娘?”
清毓等人面面相觑,立时也发现了,方才一通嘈杂的呼救,和蜂拥而出之,从没有听见、或是看见过皇后娘娘!
若是人丢了,她们这些人,全部都是死罪!
当下,清毓等数人自告奋勇,再再入火堆救出皇后。
正在这时,却听见远远的,于浓烟传出一道距离的咳嗽,那声音极为熟悉,越过坍裂的木桩,从一堆破壁残垣之,岳弯弯右臂还搀扶着一人,两人踉踉跄跄地走出。
众人大喜,迎了上去:“皇后娘娘!”
随即她们才发现,原来岳弯弯臂弯里搭着的这人,不是别人,正是崔太妃。
崔太妃的脸庞已熏至黧黑,脸颊上也多了块拇指大的烫伤疮,众人连忙将崔太妃扶住抢下来,令皇后卸去重负。
岳弯弯终于坐倒在地,长长地吁了口气。
“你们几个有力气的,去帮着太清观救火!”她临危不乱地朝他们指挥,“剩下的,去找最好的大夫过来,崔太妃受了伤!”
“诺!”
当下所有人,连同随行的巡抚司护卫队在内,都听从岳弯弯的调遣,分成两股,一股前去救火,一股留下照料受伤的崔太妃。
很驻守山脚的冒开疆也受到了消息,立时拾山而上,这下,无论太清观的道童,还是本就隶属巡抚司冒开疆麾下的,都认可他,并听从他指挥调度。
有惊无险,火势很平息了下来。
事后观主清点了观的损失,藏书阁内损失了经卷数百,然而这已是这场大祸事里头的万幸了,都不是孤本,尚不算亡佚,好在是事先让人先将经书都抢救下来了,只可惜观内的建筑被毁损较多,藏书阁缺了大半角,西厢也几乎都被烧没了,主殿虽然保留完好,未惊动神明的神像,但太清观短时间内怕是无法复原。
冒开疆请示了皇后之后,对观主给予了答复。
太清观乃百年道观,为大魏的封禅事也算是立过功,重建太清观的钱,将从国库里出。
一听到这话,观主登时喜不自胜,山呼陛下圣明。
崔太妃受了惊,人迷糊着,意识终于清醒,当她睁开双眼,发现床畔守着的竟是岳弯弯之时,她感到万分吃惊。
怔了一怔,随后,她强迫着自己恢复了从容,朝岳弯弯道谢。
真诚地、发自内心地对救命恩人道谢。
岳弯弯笑了笑:“无事,举手之劳。”
她故作轻松。但崔太妃却想了起来,当时的情景并不像岳弯弯说得那么简单,她在一片火光里,绝望地等待着死亡之时,岳弯弯自顾不暇地顶着一身破烂的袍子,朝她奔了过来,二话不说,便负起了她。
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,况救命之恩。
她垂了面,低声地道:“我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2页